首页顶头广告位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本网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动态综合述评开发应用矿物加工采选工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非矿产品
非矿设备非矿材料非矿标准非矿企业供求信息专利信息展会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工程行业专家行业书刊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 源
范围:标题全文   关键字:  频道: 每页条 
 
2007年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发布时间:2008-02-15      作者:      来源:本网
 

2007年地质调查十大进展
 
      一、我国首次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5 月 1 日 ,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集到实物样品的国家,证实我国海域蕴藏有丰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实现了接替能源研究和勘查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调查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东部铁矿深部勘查获重大进展
  我国东部浅层地区铁矿资源日趋枯竭,找矿难度日益加大。为缓解铁矿石紧缺局面,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依靠现代勘查技术,加大深部铁矿勘查力度,在安徽庐枞地区新发现隐伏在地下 700 米 左右的泥河大型铁矿,在辽宁桥头深部发现厚大铁矿体,初步预测远景资源量可达 10 亿吨。新的找矿线索不断发现,充分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对于扩大已有矿山产能、直接缓解我国铁矿资源瓶颈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三、中比例尺基础地质空间数据库全面开放
  2007 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 1 : 20 万、 1 : 25 万、 1 : 50 万中比例尺的中国地 质图空间数据库及中国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全面开放,提供全社会使用;中国地质调查局( www.cgs.gov.cn ) 和全国地质资料馆 ( www.ngac.cn ) 网站全新改版,提供 5000 余种数字化图文地质资料及系列数据产品的在线服务。此举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益性地质资料的开放程度,对服务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改善我国矿业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四、我国矿产资源重要国情调查全面启动
  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的一次重要的国情调查,全国范围内的“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与“储量利用调查”专项启动,调查面覆盖全国 31 个省(区、市),包括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铝等 28 种重要矿产,将于 2010 年完成。项目将应用新技术、新方法,系统分析和总结建国以来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成果,准确掌握剩余可采储量,科学评价找矿潜力,并建立客观、真实、准确的矿产资源数据库,以满足国家层面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需要,促进地质科技进步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发展。
  五、我国第一个城市地质调查项目顺利完成
  我国第一个综合城市立体地质调查项目(上海城市地质调查),历经三载,宣告圆满完成,项目利用全上海市 10 万多个钻孔资料,全面查明上海空间地质结构,系统取得耕地、滩涂、水系等地球化学数据,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研成果,将为上海市城市规划、地下空间利用、工程建设、灾害防治等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六、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全面建成地面沉降监测与控制体系,初步建立地面沉降主动防治和科学管理的决策机制;在重庆巫山、奉节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示范站,在东南沿海台风暴雨区、西南和西北山区建立群测群防预警示范区,标志着我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达到新的水平。
  七、一批“民心工程”效益显著
  针对地方病严重地区供水安全问题,在宁夏平罗、河北唐县、青海贵德、山西大同、吉林通榆、黑龙江肇源,建立 34 处供水示范工程,直接为 30 多万人提供洁净饮用水源。针对四川红层地区缺水问题,与四川省政府合作,在前期完成 100 多万口井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红层浅井 32 万眼, 120 万人“ 吃水难”的历史宣告结束 。针对西南岩溶石漠化问题,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实施打井、岩溶水库、蓄泉引水等工程,解决了 25 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和 10 万亩耕地的灌溉用水短缺,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欢迎。
  八、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我国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 177 届会议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34 届大会批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由联合国授权设立的地学研究中心,也是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个以地质为主的世界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建立将为岩溶动力学、全球变化、全球水循环、岩溶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等搭建起第一个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
  九、全球奥陶系最后一颗“金钉子”落于湖北宜昌
  经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批准和认定,湖北省宜昌黄花场剖面为全球中奥陶统及奥陶系大坪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即通常所称的古生物层型剖面“金钉子”。这是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计划确立的全球奥陶系最后一颗“金钉子”。宜昌黄花场“金钉子”剖面的确立,标志着今后奥陶纪地层的认定、地质事件的研究、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有了全球统一的标准。
  十、第一幅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编制完成
  历时五年,中、俄、蒙、哈、韩五国科学家联合编制的世界首批大区域多国综合地质图系列——《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 1 : 250 万)全面完成。系列图件包括地质图、大地构造图、非能源矿产成矿规律图和石油、天然气、煤能源矿产成矿规律图等。编图范围涵盖五个国家、 2500 万平方公里。
如转载本稿,务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Http://www.cnma.com.cn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实现...
矿产资源需求在转变,预测2017...
在国内找矿应研究投资条件
重晶石矿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黑龙江加大石墨勘查开发力度
掀开“黑磷”应用前景的一角未来
河南安阳添大矿
黑龙江近3年关闭金属非金属矿...
山西柳林加快建设年处理400万...
我国加强对磷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整顿矿业秩序维护国...
国务院发布国家未来l5年中长期...
中国非金属矿产
蓝晶石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电气石
叶蜡石的基本性质及工艺性能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非金属矿开发应用渐成环保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行业期刊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131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 卷石天地大厦A座五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64795861   传真:010-67898385   网站信箱fkzxw@163.com
Copyright © 2006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13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