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头广告位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本网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动态综合述评开发应用矿物加工采选工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非矿产品
非矿设备非矿材料非矿标准非矿企业供求信息专利信息展会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工程行业专家行业书刊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 源
范围:标题全文   关键字:  频道: 每页条 
 
多晶硅行业准入门槛将抬高 小型企业或将出局
发布时间:2009-09-15      作者:      来源:本网
 

 

    多晶硅“过剩”谜底拆解,准入门槛将抬高,小型多晶硅企业或将出局 
    9月10日,一支由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带队的“国家产业调整调研组”造访徐州。调研组阵容极其豪华,囊括全国人大常委会财经委、科技部、中编办、知识产权局等数个国家要职部门,多晶硅投资过热成为该调研组重点关注内容。 
    “这并不是国家第一次调研多晶硅行业的投资过热问题,早先的8月11日,国家数个部委已会商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等多晶硅企业讨论这一问题。”14日,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配合8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达成的共识,新近相关多晶硅投资准入门槛或将出台。 
    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的基础生产原料,此前因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多晶硅与传统产业钢铁、水泥等同时遭到国务院“点名”。 
    令人惊讶的是,在部分多晶硅企业遭遇停产或是限产的同时,一线多晶硅巨头仍在扩产路上疾行。以江苏中能为例,其三期第三条5000吨的生产线将于9月底投产,届时将形成18000吨的生产规模;赛维目前第一条5000吨生产线已于9月初建成,年底全部生产线建成后将达到15000吨生产能力。 
    “如果多晶硅投资门槛出台,那么将有效遏制部分地方多晶硅盲目、粗放的多晶硅投资格局,同时也会对现有小厂形成冲击。”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相信,今年年底及明年,将是多晶硅行业洗牌的时机,“百吨或是千吨的小厂将会出局”。 
    过剩谜底 
    根据记者了解,以1.8万吨的产能,江苏中能跻身亚洲第一、全球前三的多晶硅生产企业行列,并规划至2010年产能扩至2.1万吨。 

    “之所以敢于扩大产能,缘于有充足订单在手,现在虽然开足马力生产,但我们每月仍亏欠下游企业100吨左右的多晶硅。”吕锦标解释,该公司先前与尚德电力、常州天合、南京林洋、晶澳大阳能等下游电池企业签定了5-7年的长单,需供应33311吨多晶硅。 
    吕锦标表示,2.1万吨的产能为在1.8万吨生产线基础上的技术改选提升,今年该公司计划产量为7500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世界总产量的15%。 
    除却江苏中能和赛维LDK外,英利集团目前一期年产3000吨多晶硅工程即将于10月投产,并计划年内启动二期6000吨工程建设,并最终形成1.8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多晶硅巨头们的扩产,带来业内外相应的担忧。据统计,我国多晶硅产量2005年仅有60吨,2006年也只有287吨,2007年为1156吨,但2008年狂飙到4000吨以上。 

    中投证券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保利协鑫能源执行总裁江游分析,目前国内这个行业有20多家企业进入,如果预测明年光伏安装量为12G瓦计算,其所对应多晶硅供应量为7-8万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规划全部上马且化为现实产能,这个行业确实过热”。
    “但是国内的多晶硅产能是否过剩,这需要分拆理解。”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告诉记者,2008年国内多晶硅(6N以上)的产量只有4000多吨,满足下游市场四分之一的需要,其余均需要进口。 
    目前,多晶硅生产能力分3个等级:第一,对外宣布的能力;第二实际已经建成的能力;第三,实际产量。 
    赵玉文称,在建的项目有可能停产,计划的生产能力也未必能够实现,加之拟建的项目并非一定能够上马,如果以2008年的需求量作为指标,仍有1.5万吨缺口,“保守估计今年晶硅电池的需求量约为2.8万吨,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年的产量只能达到1.4万吨左右”,故此当前多晶硅的实际产能并未过剩。 
    前述知情人士亦向记者承认,目前国内多晶硅行业较为浮躁,企业宣称的产能连1/5都没实现,“如果依照目前规划的产能,连2020年都能满足需要”。从此逻辑推导,17万吨的规划很难实际上马。 
    洗牌加速 
    目前多晶硅价格已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急剧跳水,从峰值350美元/公斤下降至现在约70美元/公斤的价格,跌幅达500%。70美元/公斤的价格已与国内生产企业的成本相近,而国内没有达到规模化生产、未采用闭环式生产的企业成本更是在100美元左右。 
    与此对应,国外大厂每公斤成本平均在30美元左右。 
    吕锦标承认,江苏中能2008年67美元/公斤,但2009年一季度已成功降至46美元/公斤,随着三期生产线于9月的全部投产,“2009年每公斤成本可以控制在35美元,2010年达到25美元”。 
    人不安的是,目前国际七大厂均有扩产规划。江游告诉记者,国际巨头扩产并不能对国内市场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国际七大厂的扩产均需在2-3年后才能实现,“虽然国内好的多晶硅企业每公斤成本会比国际巨头高出3-5美元,但考虑到运距、关税等因素,国外巨头并不占优势”,国际巨头们的扩产影响更多的是关系到国内多晶硅企业未来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吕锦标则认为,“未来企业的竞争将是以万吨级的产能作为标准”,国内的多晶硅产能过剩实际上是结构性过剩。 
    事实上,因为下游需求的不旺及市场竞争的激烈,7月份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业已经出现间歇性停产。 
    同时,多晶硅产业的融资渠道在不断收窄。在国务院提示多晶硅“产能过剩”之后,银行对多晶硅企业的态度几乎180度转变。“江苏光伏产业占据全国的70%,多晶硅产业约占全国的50%,除却江苏中能、江苏顺大这样的大多晶硅企业,还有无锡中彩、盐城特华等中小企业,还有一些小的计划上马项目,我们现在对小项目已经收紧银根。”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国家目前颁布废多晶硅进口禁令,从9月1日开始,废多晶硅不再允许进口。由是打压小企业进入门槛。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未来国家应该出台规划多晶硅投资相关政策,“准入政策应该会有环保要求、质量、产能、土地地供等方面的要求,既要求对新建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批,也要求现有的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如对能耗、规模及废气回收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定。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规范国内多晶硅市场,引导产业进入良性循环将起到积极作用”。

 


如转载本稿,务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Http://www.cnma.com.cn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实现...
矿产资源需求在转变,预测2017...
在国内找矿应研究投资条件
重晶石矿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黑龙江加大石墨勘查开发力度
掀开“黑磷”应用前景的一角未来
河南安阳添大矿
黑龙江近3年关闭金属非金属矿...
山西柳林加快建设年处理400万...
我国加强对磷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整顿矿业秩序维护国...
国务院发布国家未来l5年中长期...
中国非金属矿产
蓝晶石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电气石
叶蜡石的基本性质及工艺性能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非金属矿开发应用渐成环保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行业期刊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131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 卷石天地大厦A座五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64795861   传真:010-67898385   网站信箱fkzxw@163.com
Copyright © 2006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13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