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头广告位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本网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动态综合述评开发应用矿物加工采选工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非矿产品
非矿设备非矿材料非矿标准非矿企业供求信息专利信息展会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工程行业专家行业书刊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 源
范围:标题全文   关键字:  频道: 每页条 
 
国际钛白粉行业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09-12-25      作者:      来源:本网
 

 

  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可它在地壳的含量并不稀有。它约占地壳质量的0.61%,地壳中的元素按丰度排列,钛占第十位,仅次于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和氢,比铜、锌、锡等普通有色金属要丰富的多,而且在岩石、砂粒、土壤、矿物、煤炭和许多动植物中都含有钛。它的主要工业制品:A.金属钛,B.二氧化钛颜料(俗称钛白粉)。
  钛白粉的“钛”金属是如何命名的?钛白粉整个工业的发展轨迹是什么? 
  十八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兼业余矿冶家威廉.规格勒在所居住的村庄附近发现了一种黑色带有磁性的矿石,经过一连串的试验,测到其中含有59%在当时并未发现到的金属元素。规格勒以所居住的区域而名之为Menaccanite;又称该矿为Menaccanite。数年后,德国科学家马丁.克拉普斯从匈牙利山脉中的金红石矿中提炼出一种新的金属氧化物。他以希腊神话中宙斯王的第一个儿子Titans将其所发现的金属命名为Titanic Earth。这两种所发现的金属,后来被证明乃属于一种元素,学术界仍以Titanium命名之,但将发现者之名归于规格勒以尊重其贡献。该矿砂以苏俄境Ilmen山区为主要蕴藏地,因此将含有钛金属的矿泛称为Ilmenite。
  钛金属元素虽然早在十八世纪就被发现,但真正到二十世纪初期,钛金属的潜力及钛氧化物的利用才逐渐被发掘出来。1908年,年轻的法国人A.J. 罗西首次在美国用化学方法制备了比较纯的有遮盖力的二氧化钛。1912年,罗西与L.E.巴顿合作开发了含25%的复合颜料的工业化制造技术。为了利用这项技术,在美国组建了“钛颜料公司”(Titanium Pigment Company)“钛颜料公司”(Titanium Pigment Company)于1916年在美加边境尼加拉瓜瀑布区建厂生产钛白粉。该公司就是后来的NL工业公司的前身。工厂投产不久便被迫停车,因为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硫酸供应紧张。
  大约同一时期,挪威因其境内蕴藏大量钛矿,也开始发展钛白粉制造技术,到1912年,G.杰布森和P.法鲁普共同开发了二氧化钛制造技术。为了利用这项技术在1919年成立“钛公司”(Titan Co., A/S)正式开车生产钛白粉,年产1000t含25% TiO2的复合颜料,使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次年该两大集团同意交换技术及相互使用彼此的专利。也在同年,“国家铅业公司”(National Lead Company)买下“钛颜料公司”(Titanium Pigment Company),才开启了钛白粉工业生产的规模。当时的生产制程属于硫酸法(此法仍沿用至今)。但生产的钛白粉仍为复合型钛白粉:内含25%的A型钛白粉及75%的硫酸钡,因较当时泛用的“白铅”和“氧化锌”有较优的遮盖力,而且不会和涂料树脂发生反应而变色,所以20世纪初期复合型钛白粉席卷大部分的市场。
  第一个纯A型钛白粉是在1923年由法国Thann et Mulhouse公司研制出来的,采用稀释晶种进行水解,生产出含96% - 99% TiO2 颜料钛白粉。其所用的制程被广泛地授权制造。杜邦公司后来买下其中的一家公司,开始钛白粉的制造。
  在二十世纪30年代,钛白粉工业开始蓬勃发展,以硫酸法制造的A型钛白粉在市场上与立德粉和白铅等白色颜料开始竞争。但以A型钛白粉生产的涂料易粉化,耐候效果欠佳;所以各厂研发单位,无不尽力在找寻新技术开发高遮盖力及耐候性佳的颜料。1930年,麦克伦堡采用外加碱中和晶种法对水解制钛白粉的制程作了改进。1935年,日本界化学公司开始生产A型钛白粉。第一个R型钛白粉是在捷克境内的实验室制出,但一直到1939年才正式在市场推出。
  在二十世纪40年代,因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影响了钛白粉技术在欧洲的发展,但美国则继续地研究发展。当时的钛白粉市场主要由National Lead和杜邦公司所把持。这时候的R型钛白粉仍是由硫酸法制成,但却已经渐渐地取代A型钛白粉在涂料和塑料的地位。1942年,在美国生产了纯金红石型钛白。
  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采用无机表面处理工艺以提高产品的耐候性。同时,环保意识逐渐被世人所重视,硫酸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被业界所注意。1951年,加拿大魁北克铁钛公司采用高钛渣作硫酸法制钛白粉的原料取得成功,为钛白粉生产减少副产品提供了新的原料路线。与此同时,业界也开始了氯化法的研究制造。1949年,杜邦公司开始研究氯化法钛白粉工业规模的生产。1956年,杜邦公司开始用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到了1957年,高品质的R型钛白粉在美国境内开始被大量制造使用。1959年,杜邦公司首先实现氯化法钛白的工业化生产。初期发现以氯化法制成的钛白粉与硫酸法所制成的钛白粉比较之下,其遮盖力及调色力高出7%以上,而且容易分散。
  二十世纪60年代,钛白粉制造技术则集中在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以期能改善分散性和耐候性。1965年,美国钾碱化学公司(现科美基公司 Kerr-McGee前身)与英国拉波特工业公司开发成功另一种氯化法生产技术,即所谓“AP&CC”法。这个时候发展出所谓“硅包裹”(Silica Encapsulation)的表面处理技术,大大提高了耐候性,适用于屋外涂装等用途。国外发达国家的钛白粉工业在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入成熟期。    
  二十世纪70年代,由于水性涂料的需求大增,涂料制造厂家对钛白粉的使用更加殷切。水性且易分散的钛白粉浆剂(Slurry)则在这个时候推出,开创了钛白粉应用的新纪元。70年代,大型的跨国企业逐渐形成,全球产量已达标160万吨而其中几大家(DuPont、Tioxide、SCM、Kemira、Kerr McGee)占去了70%左右。
  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钛白粉在工业上用途相当广泛,各大主要制造厂为因应客户的要求,发展出各种不同规格的钛白粉,开始在品质及服务上相互较劲。此时钛白粉已不再是特殊化学品,而被定义成泛用化学品(Commodity)。
  二十世纪90年代,钛白粉工业遭受到一连串挑战,如: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售价低落及环保投资高昂,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致使北美、西欧地区成长缓慢;而发展区域就集中在亚太地区。从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可以说是全球钛白粉工业自产生以来变化最大的十年。变化其一:各主要厂商在亚太地区投资设厂或增加生产线,加入竞争行列。Tioxide钛白粉集团在马来西亚投资建成5万吨硫酸法装置于己于1992年投产;杜邦公司在台湾关音投资建成6万吨氯化法装置于1994年投产,并不断扩充改造该装置,于1999年底已成功达产9万吨。另外MIC公司,Kerr McGee公司也纷纷将其亚太地区装置扩产改造。变化其二:兼并重组。近几年,在公司合并、兼并、资产重组之风影响下,钛白粉行业也掀起了全球性的兼并和重组风波:法国的罗纳-普朗克公司(Rhone-Poulenc)钛白粉厂全部被美国美礼联化学公司(MIC,前身称SCM)收购,MIC的年生产能力由兼并前的47.3万吨上升到69万吨,世界排名也由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美国科美基公司(Kerr McGee)兼并了德国拜耳公司钛白粉厂和Kemira公司主要钛白粉工厂,其年总产能力由原17万吨增至60万吨以上,排名由原第八位升至第三位;后英国帝国化工公司(ICI)下属二氧化钛子公司(TIOXIDE),原是世界钛白粉排名第二位的大公司,现被美国亨兹曼公司(HUNTSMAN)收购;其他还有一些公司也在酝酿中。兼并重组后,英国帝国化工公司、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和德国拜尔公司已退出了钛白粉行业,原十大公司缩减为八大公司。

 


如转载本稿,务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Http://www.cnma.com.cn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实现...
矿产资源需求在转变,预测2017...
在国内找矿应研究投资条件
重晶石矿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黑龙江加大石墨勘查开发力度
掀开“黑磷”应用前景的一角未来
河南安阳添大矿
黑龙江近3年关闭金属非金属矿...
山西柳林加快建设年处理400万...
我国加强对磷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整顿矿业秩序维护国...
国务院发布国家未来l5年中长期...
中国非金属矿产
蓝晶石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电气石
叶蜡石的基本性质及工艺性能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非金属矿开发应用渐成环保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行业期刊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131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 卷石天地大厦A座五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64795861   传真:010-67898385   网站信箱fkzxw@163.com
Copyright © 2006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13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