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头广告位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本网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动态综合述评开发应用矿物加工采选工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非矿产品
非矿设备非矿材料非矿标准非矿企业供求信息专利信息展会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工程行业专家行业书刊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 源
范围:标题全文   关键字:  频道: 每页条 
 
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如何构建
发布时间:2010-09-30      作者: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网
 

       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设立,就近期而言,对解决探矿权圈而不探、权属分散且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矿业权交易非市场化以及地勘单位运营中遇到的制度瓶颈等方面的问题能够起到一定的疏导作用。就长期而言,有利于我国探矿权及其后续的采矿权市场的良性循环运作、鼓励风险勘查投资以增加国内重要矿产地的发现机率以及为勘查资本和勘查技术跨国经营做好风险分担和利益实现的制度准备。
       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交易规则
       矿产资源勘查是一个有效信息获得循序渐进、资源判断认识累积修正、储量评价不确定性由高渐低的过程。所以,在上市探矿权所处勘查阶段的选择、信息披露的方式和方法、交易规则的特殊安排以及市场参与方职责和作用等具体要求方面均需要考虑各类风险的确定程度和披露形式,并且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统筹兼顾风险控制与交易顺畅之间的关系。
      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严重依赖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的资本市场。所以,在矿产资源探矿权的上市交易制度和安排上,以及信息披露的规则和责任方面应该做出与普通资本市场不同的规定,以预防囤积居奇、操纵价格、信息造假、内部交易、资源垄断等有损公平交易原则的行为,保障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健康持续有效的运行和发展。交易规则的设计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考虑——
      地质信息透明公开:地质报告和勘查报告的书写要易于投资人的阅读和理解,参数指标术语需要解释,评价方法过程需要说明,可靠程度需要定量描述,信息披露的实效性需要保证。监管机构可以根据信息披露是否有意歪曲、掩盖、误导、隐瞒等给予股东申请救济补偿的权利。
      财务信息透明公开:勘探公司业务种类单一、财务科目简单,没有收入项目发生,因此,可以要求上市勘探公司将其账目完全公开,费用成本按照项目归集,同时发布项目工程进度管理报告,披露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完工进度、工程要素价格和提供方等信息。作为试点,建立透明企业制度。
      披露信息质量评价:制定披露信息的标准格式和各个确定程度的计算标准,评级指标体系和评价流程明确公开,建立信息披露时效性评价指标,特别探矿权信息分配原则和和分配流程公开透明。探矿权权益转让时,公开价格评审标准和流程,小股东代表可以参与评议。
      防止股价操纵:已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完全是网上交易,禁止任何形式的场外交易,持有单只股票超过其流通量5%的机构进行新的股票收购时需要提前发布声明,禁止任何机构个人独立或者关联持有单只股票大于其流通量25%的份额。若事后证明持股超过规定份额,则将发生当日的超出部分平均赠与其他股东,并课以相应罚金。
      交易量活跃促进:建立做市商制度,当日收盘前2小时交易量小于板块总流通量0.5%时,做市商有义务进行股票交易,将当日交易量维持在板块总流通量0.5%以上。做市商可以优先参与保荐、增发、配售等发行业务。
      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建设步骤
      探矿权池制度建立。设立探矿权池并建立相应标准和制度,引导探矿权区域整合,批准一定数量的符合探矿权池进入标准的探矿权进入探矿权池。设立特别探矿权池,将无法达到进入探矿权池的探矿权直接划转至特别探矿权池,建立优质勘探公司资格认证制度和特别探矿权分配制度。
      权益交易制度落实。建立信息披露、防止价格操纵、交易量活跃促进制度,按矿种交易积极性排序,选择拥有合适矿种探矿权的勘探公司试点上市。未上市的探矿权暂时按照既有模式交易运作。先行上市交易探矿权矿种的选择标准参考加拿大风险板交易的矿种,多为有色金属。其他探矿权矿种可以先选择在场外交易,信息披露要求和责任与上市公司一样。鼓励优质勘探公司兼并重组。
      风险管理工具开发。在勘探公司和探矿权矿产种类上市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的条件下,尝试开发矿产资源风险勘查金融衍生产品,以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
      透明行业示范建设。在勘探公司上市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勘探业务外包数量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批准增长型的专业勘查技术服务公司上市,如现有的各级专业物化探、探工队/院所改制上市。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具备一定规模以后,批准有信誉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上市交易。不批准现有的采矿权进入矿产资源勘查风险资本市场,新设的采矿权必须由已经上市交易的探矿权延续而得。
      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的目标
      涵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市场的全部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包括全部已经登记的探矿权和商业地质勘查市场从业的各类市场主体,建立一个公平的风险分散和利益均沾的交易机制,创造一个可以持续稳定发展的行业市场环境。
      形成矿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一环。探矿权具有一定的资产属性,其价值风险来源于不涉及购买偏好和销售行为的简单自身不确定性,所以能够制造单纯的由风险管理交易构建的金融衍生产品。上市勘探权益公司的市场价值及其金融衍生产品的价格将是矿产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
      建立透明企业制度的示范。通过上市勘探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的建设,积累数量化的公司管理统计数据,形成体系化的公司管理指标参数,为企业管理、行业管理、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一种样本式的范例。
      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作用
      其一,资本泡沫的缓冲器,并起到增长引擎的作用。
      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矿产资源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相对于其他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产业而言,尽管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规模占整个资本市场规模比例较小,仍然可以作为资本泡沫的缓冲器。生产与消费的速度配比及其形成的货币冗余量,决定了货币金融运行的速度及其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货币价格是信号,价值是一个区间,当价格突破这个区间形成资本泡沫(良性货币冗余量)或者资本泡沫破灭(恶性货币冗余量),会引发实体经济产业的扩张或者萎缩。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作为整个资本市场资本泡沫的缓冲器,会将资本泡沫引导成为良性货币冗余量,起到国民经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其二,增加国内矿产地的发现几率,保障国民经济的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安排上保证找矿主体的权益是提高找矿积极性的根本条件;提供一种分散地质勘查工作风险的金融工具,并制定符合地质工作规律的风险与回报配比交易机制,是增加国内矿产地发现几率的制度保证;自然资源禀赋国民利益均沾保证社会正义与公平,风险利益科学配比保证地质勘查工作持续稳定进行,矿产资源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能够提供利益相对公平分配机制和利益风险长期博弈机制的有效制度和运行平台。矿产资源保障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安全保障。
      其三,国际化之后可以取得一定程度的矿产资源定价权。
      探矿权权益交易在源头上决定和影响了矿产资源的价格水平,关键矿产品探矿权权益的交易数量、交易参与者数量和交易活跃程度能够决定矿产资源产品的价格走势,权益并购交易可以便捷快速的整合不同地域、不同法律框架下的矿产资源,为最终的矿产品定价权的取得增加一些筹码。
      其四,为矿产资源行业有序管理、产业重组、结构优化奠定量化统计的基础和资本操作的基本条件。
      在数量统计基础上对行业生产能力、消费能力以及价格形成机制的定量定性分析的前提下,能够科学地预判行业发展趋势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通过调整行业利润水平引导行业发展的途径,增强了投资立项调节行业发展工具的力度和有效性。为从业单位提供了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生产经营决策判断基础条件,为产业重组和结构优化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五,现有地勘单位改革的一条途径。
      随着历史条件和经济能力基础的改变,先立后破、开展疏导型的地勘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的契机出现。通过预先设定的取得利益的资格标准和发展途径,引导现有地勘单位进行局部或者全部的商业化改革,具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资源,成为具有完全市场经济要素的公众公司。
 
 

如转载本稿,务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Http://www.cnma.com.cn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实现...
矿产资源需求在转变,预测2017...
在国内找矿应研究投资条件
重晶石矿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黑龙江加大石墨勘查开发力度
掀开“黑磷”应用前景的一角未来
河南安阳添大矿
黑龙江近3年关闭金属非金属矿...
山西柳林加快建设年处理400万...
我国加强对磷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整顿矿业秩序维护国...
国务院发布国家未来l5年中长期...
中国非金属矿产
蓝晶石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电气石
叶蜡石的基本性质及工艺性能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非金属矿开发应用渐成环保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行业期刊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131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 卷石天地大厦A座五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64795861   传真:010-67898385   网站信箱fkzxw@163.com
Copyright © 2006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13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