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顶头广告位置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本网首页行业资讯市场动态综合述评开发应用矿物加工采选工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非矿产品
非矿设备非矿材料非矿标准非矿企业供求信息专利信息展会信息政策法规环境工程行业专家行业书刊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 源
范围:标题全文   关键字:  频道: 每页条 
 
国土资源部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综述
发布时间:2010-11-11      作者:      来源:本网
 

  《勘探队之歌》激荡会堂,地勘队伍旗帜环绕会场。
  114~5日,河南郑州,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参加会议,感受激情。会议期间,无论是来自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地勘单位的代表,还是来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院士专家,都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一个共同愿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为国家提供资源保障作好支撑、为国家资源安全当好卫士,是全行业人共同的历史责任。
  座谈会更像是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的动员会、誓师会,吹响了大规模地质找矿行动的号角。
  把握战略机遇期,肩负起历史重任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强能源和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形成能源和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区,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今年920日,习近平副主席到国土资源部调研,高度关注矿产资源问题。去年817日,李克强副总理在国土资源部考察时明确指出,能源资源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地质调查、地质找矿、资源开发和集约利用等方面,努力形成一次新的跨越。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现刚性上升态势,地质找矿工作也随之有了新的需求。
  关于地质工作面临的这一形势,徐绍史部长将其概括为“国家有要求,社会有需求”。对此,与会代表们在高度赞成的同时,纷纷表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时,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支撑,为我国家的资源安全当好卫士。
  那么,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自己的责任呢?与会代表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工作任务集中到“三年要有重大进展,五年要有重大突破,八年要重塑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新格局”的目标上来,就一定能不辱使命。
  这决不是空洞的口号和盲目表态。无论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还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地质人以自己豪迈情怀、无私奉献,出色地完成了各个时期赋予自己的历史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工业发展所需原料极度匮乏的局面,广大地质工作者发扬“三光荣”精神,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在全国各地共发现矿产171种,探明储量矿产地2万多处,建成大中型矿山1万多个、小型矿山11万多个,大庆、攀枝花、平顶山、金昌、白银、嘉峪关等一批矿业城市拔地而起。
  在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矿产开采消费量逐年加大,资源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制约瓶颈。广大地质工作者克服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多个重大找矿突破,仅“十一五”前四年,就新发现固体矿产地近2500个,其中大型以上规模的约450个,涌现出内蒙古东胜煤田、西藏驱龙铜矿、山东焦家金矿、辽宁大台沟铁矿等一大批超大型规模的矿产地。
  进入“十二五”后,我国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将持续增加。代表们表示,在这一新历史时期,资源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历史责任也将更重。通过这次会议,在国土资源部明确“三五八”宏伟目标、全面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明确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找矿突破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后,地质工作者一定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实现“三五八”这一宏伟目标。
  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确保实现“三五八”宏伟目标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的战略机遇期一样,地质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会议明确了目标、措施和责任,在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实现找矿新突破方面达成高度共识。
  对此,徐绍史在大会上作了高度概括:一是中央高度重视地质找矿工作。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将地质勘查工作列为重点投入领域,大大加快了财政的地质找矿基础性投入,全年中央财政在地质矿产领域的投入达到145亿元,仅在地质矿产潜力调查的投入就达到65亿元,同时还对西部地区的矿产勘查给予新的扶持政策;二是调整了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的政策定位,将其功能定位于主要用于政策调控和降低勘查风险,使其更加有利于扶持商业性矿产勘查;三是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地质找矿工作,纷纷加大了找矿投入,出台了支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四是社会资金投资地质找矿的积极性也十分高涨,而且更加成熟和理性。他提出,地质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地质找矿新机制,把握好这一历史新机遇,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会议对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提出明确要求。汪民副部长在部署工作时强调,在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的过程中,要在深入了解地质找矿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充分调动地质找矿者的积极性;二要准确定位公益性地质工作;三要积极引入企业,大力促进勘查开采一体化;四要妥善处理好风险勘查市场与地勘行业自律的关系。
  会议尚未结束,地质勘查行业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受国土资源部委托,地勘协会将组织开展勘查质量检查专项工作,并拿出了具体的检查工作方案,以质量保证“三五八”宏伟目标的实现;
  中矿联地勘协会随即向全国地勘行业发出了加强行业自律的倡议,并得到了与会地勘单位负责人的积极响应,有关方面负责人在倡议书上庄重签字;
  中国地质科学院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以胶东半岛为靶区、以找世界级的超大型金矿为目标,通过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实现点上的重大突破,为“三五八”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代表表示,攀西地区整装勘查项目成果令人振奋,印证了新机制在找矿突破中的作用,对即将开展的全国找矿行动计划充满期待;
  许多省厅的代表表示,将尽快研究措施,以推进地质找矿新机制尽早落地;
  地勘单位负责人表示,在政府为地勘单位创造良好的找矿环境的基础上,将充分调动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力争尽早实现找矿新突破。
  大规模地质找矿的号角已经吹响。随着新机制的全面落地,随着全国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的实施,地质人勇于为祖国承担责任的豪情,一定会在大地上久久回荡。
  不断完善新机制,加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新机制来自实践,也需要在实践进一步发展完善。围绕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围绕推进新机制,围绕发展完善新机制,代表们见仁见智、献计献策。
  有代表认为,现有新机制突出的是勘查投入的顺序和找矿的责任主体,而对地质找矿的实施主体——地勘单位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政策引领、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整合矿权、优化环境、人才支撑、业绩激励、快速突破等应有配套政策和措施。
  针对新机制的落地实施,一些代表建议,要在对不适应新机制政策清理的基础上,针对每个环节制定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通过与财政、工商、税务、监督等相关部门会签,使其上升到国家层面,在各级政府达成共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地质找矿工作氛围。
  有代表认为,要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地勘单位的重要性,为地勘单位的发展提供政策性支持,为地勘单位更好地承担起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驾护航的责任创造条件。
  有代表提出,在资本与技术结合的过程中,政府应防止地勘单位的知识技术成果被强大的资本优势所覆盖,应尽快探讨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设,在社会营造出技术吸引资本而不是技术寻找资本的环境,
  有代表提出,在解决地勘单位历史遗留问题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加大与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协调,把国务院《决定》真正落实到位。
  有代表认为,既要注重公益性地质工作和公益性队伍的定位,也要注重建立公益性地质工作主体竞争机制,以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作用。地勘队伍要认真总结改革发展中的经验,切实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把每一个项目做好做实。
  ……
  这是一个集中智慧的座谈会,这是一个孕育大行动的策划会,这是一个鸣响号角的誓师会。会议围绕完善地质找矿新机制,围绕实现地质找矿“三五八”宏伟目标,处处迸发着激情和火花。可以预见,随着新机制的完善和推进,我国地质勘查和地质找矿工作将出现新一轮繁荣。(矿业网)

 

 


如转载本稿,务请注明:转载自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Http://www.cnma.com.cn

 
   
 
 
我国深部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实现...
矿产资源需求在转变,预测2017...
在国内找矿应研究投资条件
重晶石矿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黑龙江加大石墨勘查开发力度
掀开“黑磷”应用前景的一角未来
河南安阳添大矿
黑龙江近3年关闭金属非金属矿...
山西柳林加快建设年处理400万...
我国加强对磷矿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整顿矿业秩序维护国...
国务院发布国家未来l5年中长期...
中国非金属矿产
蓝晶石性能及其开发利用
电气石
叶蜡石的基本性质及工艺性能
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
非金属矿开发应用渐成环保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广告服务  |  行业期刊  |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13145号-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西路甲50号-1 卷石天地大厦A座五层   邮编:100102
电话:010-64795861   传真:010-67898385   网站信箱fkzxw@163.com
Copyright © 2006 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13145号